close

  亞心網訊(記者帕熱扎提帕蒂曼)新疆是著名的瓜果之鄉,而新疆的葡萄更是馳名中外,因為種植葡萄,很多人走上了致富路。近日,記記憶體者採訪了兩位愛國宗教人士,他們就是通過種植葡萄,不僅自己發家致富,還帶領著信教群眾走上了致富的道路。
  葡萄產外接式硬碟業讓他走上致富路
  近日,記者走進賽來大毛拉·阿吉的塑料筐子製作廠,只見兩名年輕的員工,一個忙著製作筐身,一個忙著製作筐蓋,不一會兒的工夫,一摞摞粉紅色的一次性塑料筐子新竹房屋呈現在眼前。
  說起賽來大毛拉·阿吉的塑料竹北售屋筐子製作廠,還得從他種植木納格葡萄開始。
  71歲的賽來大毛拉·阿吉是燒烤阿圖什市阿扎克鄉布亞買提村主麻清真寺哈提甫,1994年,在鄉技術員的幫助下,他在自己家的7畝地里種起了木納格葡萄,優良的品種,加上阿圖什得天獨厚的水土、光熱、氣候資源,種出來的木納格葡萄不但味道好,產量也特別高。
  在他的帶領下,村民們也逐漸開始種植木納格葡萄。如今,賽來大毛拉·阿吉種植的葡萄每年為他帶來3萬元的收入,他也成為鄉裡的“養殖科技示範戶”和“園藝業大戶”。
  這些並不能令賽來大毛拉·阿吉滿足,為了讓木納格葡萄保存的時間長一些,他決定在村裡建一座葡萄保鮮庫。2004年9月,在鄉黨委、政府的支持下,賽來大毛拉·阿吉投資111萬元建起了一座面積為1100平方米、具有1000噸保鮮能力的葡萄保鮮庫。當年,村民們的葡萄經過保鮮以後,春節前直接賣到了上海、青島、廣州等地,價格漲了4倍。保鮮庫建成後,還為當地400多名富餘勞動力創造了季節性就業機會,每名富餘勞動力的月收入達到了1200元。
  賽來大毛拉·阿吉還發現一個問題:不論是外地還是當地,前來買木納格葡萄的人很多,可是大多用塑料袋或者紙箱子裝,想用塑料筐子裝,得自己提前準備。“為何不建一個塑料筐子製作廠?”賽來大毛拉·阿吉想。2012年,賽來大毛拉·阿吉的塑料筐子製作廠建成了,每年的5月到11月,廠里就開始製作筐子,每天能製作3000個筐子。
  走上富裕道路的賽來大毛拉·阿吉,沒有忘記向有困難的鄉親伸出援手。近幾年,賽來大毛拉·阿吉為阿扎克鄉教育、扶貧以及其他公益事業捐贈兩萬餘元,700雙套鞋,1000雙球鞋,1000多米布料。
  他從下崗職工變成致富能手
  近日,在額爾齊斯大峽谷腹地,一片黑加侖葡萄田裡,富蘊縣可可托海鎮的下崗工人塔布斯·卡克木正忙著澆水。塔布斯·卡克木在這片地里種了5年的黑加侖葡萄,這兩年每年都能有四五萬元的純收入,為此,塔布斯·卡克木最感激的人是白斯別克·哈力。白斯別克·哈力是富蘊縣可可托海鎮人大代表、第一清真寺的伊瑪目。今年42歲的他曾先後多次榮獲縣“民族團結進步模範個人”、“五好宗教人士”等榮譽稱號。
  2002年,塔布斯·卡克木夫妻兩人下崗後,全家5口人只能靠每月360元的低保金為生。白斯別克·哈力知道後,主動提出讓他和自己合伙種地。2005年,他們一起承包了這片面積65畝的土地。
  開始他們種的是小麥。2009年,富蘊縣政府鼓勵村民種植經濟作物黑加侖葡萄,兩人就在65畝的土地上種植了黑加侖葡萄苗。由於縣裡對黑加侖葡萄種植給予了很好的幫扶政策,還開設有一家黑加侖葡萄深加工企業,因此,他們的黑加侖葡萄不愁銷路。
  白斯別克·哈力時常與周圍的信教群眾交流,告訴他們“只有勤勞付出,才能有收穫”的道理,通過自身勤勞致富以及幫扶和帶動一部分人先致富,他的影響力逐漸擴大。如今,可可托海鎮信教群眾憑藉旅游業的東風積極創業蔚然成風,餐飲、珠寶、奇石等商鋪在小鎮里隨處可見。
  白斯別克·哈力告訴記者,他還有個開設一家賓館的打算,賓館的盈利將全部用於為想創業致富的群眾提供啟動資金。  (原標題:新疆兩位愛國宗教人士葡萄種植鋪就甜蜜致富路)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pb60pbflgb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